搜索 Search
暂无信息。
搜索 Search

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九年级上文常古诗专题名著

2015-05-04 22:15:22点击:

九年级上文学常识

1.《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当代散文家。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是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的。作者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2.《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作者由景生情,由情生感。景变,情也随之变,感也发生相应变化,并且不断深化。

3.《飞江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柯蓝,当代散文家、小说家。

4.《画山绣水》作者杨朔,现代散文家,原名杨毓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等。这篇散文从漓江上欣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5.《看云识天气》体裁是说明文,作者朱泳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6.《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

7.《塞下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因其诗风轻灵、飘逸,被后人称为“诗仙”。

8.《凉州词》作者是王之涣代诗人,字季淩。其诗善写边塞风光,意境雄浑。“凉州词”是唐代乐府《凉州歌》的歌词,属乐府歌,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

9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雄壮,多为送别酬酢、军旅生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他代表作品。

10.《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

11.《故乡》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疾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小说运用了对比突出主题。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深刻,生活在重压下的闰土是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我”是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12.《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全文依照“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情节。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形象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13.《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本课具体描绘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的场面。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现状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14.《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集《隔膜》,散文集《脚步集》,长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对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多方面写出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能更加不幸与无奈的原因,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小说运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

15.《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又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16.《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文章一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17.《创造学思想录》作者是罗吉尔•冯•奥赫,美国思维科学学者。文章自由灵活,短小隽永,充分发挥出语录体的特点。

18.《学问和智慧》选自《理趣小品》,作者罗家伦,现代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在论述学问和智慧二者的关系时,先说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再说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归结到“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这一中心论点上来,这样处理,文章的层次感清晰。

19.《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文章是一篇杂感。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是孟子以其弟子万章等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根据历史经验,阐述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宣扬“仁者无敌”的思想。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1.散文《白鹭》,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有、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等。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2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是他为当代女作家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所作的文学评论。

23.《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是当代诗人曾卓为鲁藜的现代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所作的诗歌评论。鲁藜,现代诗人。

24.《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台湾著名教授诗人余光中。这首诗书法了强烈的思想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

25.《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书,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课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26.《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作者在本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由于这种理想境界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所以“世外桃源”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出自本课的成语还有:鸡犬相闻、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27.《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选自《六朝文絜译注》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藻饰。作者在这封信里,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28.《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这篇文章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本文的主题是通过蒋氏的诉说来体现的,因此写蒋氏跟作者的谈话时全文的主要部分。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本文的成语有:鸡犬不宁。

29.《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写作上最大特点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先简略记述了重修岳阳楼之事,然后写在岳阳楼上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景写得很出色,但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写迁客骚人的情。把人物感受融入景物描写,这是本文写景的显著特点。最后进入议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本课的成语有:政通人和、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

30.《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整篇文章贯串一个“乐”字,山林之乐,滁人和平生活之乐,众人游宴之乐,无一不统摄于太守之乐。对于作者来说,“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3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李煜降宋后囚居汴京时作。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相见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

3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为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著有《珠玉词》。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33.《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这篇短小的记游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动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4.《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陆蠡,原名圣泉,现代散文家、翻译家。借物抒情,即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懂得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35.《一双手》原是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个部分,后经作者精心修改成为一篇精美散文。作者姜孟子,当代作家。课文通过对一双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

36.《龟虽寿》是曹操所作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中表现了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艺术特色:雄伟的气魄,质朴的语言。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为送别同僚武判官而作。岑参,唐代诗人,著有《岑嘉州诗集》。此诗虽以送别为主旨,但以咏雪贯串全篇,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艺术特点:壮美的意境,磅礴的气势。

九(上)古诗鉴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淑女,钟鼓乐之。

1)开篇由雎鸠“关关”的鸣叫,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联想到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的情形,这是一种“           ”的方法。(答:兴)

2)诗中描写小伙子梦中与心爱的姑娘亲近、相处的方式是:                    。体现了                的情调。(答: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健康明朗)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1)诗中“蒹葭”与“          ”的形象互相辉映,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种朦胧美。(答:伊人)

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现了男主人公追求爱情的          的历程;“宛在”表现了他            的心情。(答:艰难曲折   可望不可即)

相见欢   李煜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上阕描绘出那些景物(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深秋时节)西楼、缺月、梧桐、深院等意象,渲染了孤寂凄凉(冷落凄清)的氛围。

2)下阕写离愁妙在何处?

用丝缕比喻离愁,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心中的愁情万端。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的景物,表达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年华流逝的感伤,是一曲伤春怀旧之作。

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景中寓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曹操在垂暮之年那种积极进取、壮志不衰的雄风和豪迈超脱的胸襟,也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养生思想及其对生老病死所持客观唯物的科学态度。

2)如何理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

3)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

    这四句诗人自比为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表明自己虽到晚年,但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体现了诗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赏析: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南方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景象极为神似,颇有浪漫色彩。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